智能漏損監測儀為城市供水管網構筑一道“數字防線”
在龐大的供水系統中,看不見的管線并非永遠堅固。由于老化、地基沉降、溫差變化、外力破壞等原因,供水管道漏水已成為城市供水系統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。大的漏點很容易被察覺,路面滲水、壓力驟降、地面積水,這些現象都會迅速引起維修人員的注意。但真正令人頭疼的,是那些微小的漏點。

一、微小漏損的雙重危害
供水管道的漏損并非個例,其背后有著復雜的成因。從管道本身來看,老舊管網因材質老化、腐蝕生銹,管壁容易出現裂縫;管道接口在地基沉降、溫度變化的影響下,密封性能會逐漸下降,形成滲漏通道。從外部因素來看,施工機械的意外碰撞可能導致管道局部受損,地下水位的變化也會對管道造成壓力,誘發微小破損。
而小漏點的危害更具有累積和潛伏性。一方面,一個直徑僅幾毫米的漏點,一天就能漏掉數十噸水。另一方面,漏出的水會在地下不斷擴散,浸泡土壤使其承載力下降。在車輛碾壓、行人通行等外力作用下,地下空洞會逐漸擴大,最終可能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引發路面塌陷。如今,WITBEE?萬賓科技?智能漏損監測儀EN201-LK對此可以提供更為基礎的保障,即實時監測漏點的出現并立即預警。

二、智能漏損監測儀的智慧表現
智能漏損監測儀的智慧之處在于它的遠程實時聽音監測功能。當供水管網出現漏水時,水流從裂縫或孔洞流出,會與管壁摩擦并產生特定頻率的聲音信號。這種聲音常常非常微弱,且混雜在背景噪聲之中,用耳朵難以直接識別。而監測儀采用了噪聲與振動雙重感知技術,能同時捕捉聲音信號和結構振動數據,從中提取漏水特征。這些采集到的信號會通過無線通訊方式實時傳輸至監控平臺。平臺內置的人工智能算法會對數據進行分析,自動識別出異常聲音信號。當確認存在漏水信號時,它會在地圖上標出漏點位置,并同步推送報警信息給管理人員。
接收到精準的報警信息后,維修人員無需再盲目地大面積開挖尋找。他們可以依據平臺提供的定位,直接奔赴疑似漏點區域,再進行地面復核,即可精準確認漏點位置。這極大地縮短了從發現異常到定位、維修的時間,使得隱蔽的地下漏水能夠被及早發現并修復,更避免了水資源的進一步浪費和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。
由此,智能漏損監測儀讓地下供水管網的隱秘漏損,不再是難以察覺的“頑疾”。它不僅守護著城市水脈的高效運行,更守護著人們腳下的安全。
相關閱讀:
工信部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 B1.B2-202110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