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埋式積水監測儀可以在哪些易澇點安裝部署?
城市內澇是伴隨城市化進程而來的常見災害,每逢暴雨天氣,部分區域因排水不暢迅速積水,不僅影響交通出行,還可能浸泡車輛、侵襲地下空間,甚至威脅人員生命安全。這些容易發生積水的區域被稱為“易澇點”,但它們并非固定不變,而是隨著城市建設、地形變化不斷增減。

從老城區的狹窄街巷到繁忙的下穿通道,易澇點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。隨著極端降雨天氣的頻發,易澇點的監測覆蓋度和預警及時性愈發重要。WITBEE?萬賓科技?地埋式積水監測儀EN200-C正是針對這一問題設計,為城市易澇點防控構建起第一道防線。
一、易澇點類型與分布
城市易澇點的形成與地形地貌、排水設施、建筑布局密切相關,其分布呈現出明顯的區域特征。
1.地鐵出入口及周邊區域是典型的易澇點之一,地鐵多位于地下,出入口與地面存在一定高差,暴雨時雨水容易在此匯集,若排水不及時,積水可能倒灌至地鐵站內。
2.公共建筑下沉廣場也是積水高發區域,這類廣場為提升空間利用效率和景觀效果,設計標高低于周邊路面,雖然配備了排水設施,但在短時強降雨情況下,雨水匯集速度遠超排水能力,極易形成深度積水。
3.下凹立交和下穿通道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節點,同時也是內澇防控的重點難點。由于其道路標高低于地面,雨水會順著坡度向橋下匯集,而通道內的排水系統一旦堵塞或抽排能力不足,積水會迅速上漲,導致車輛熄火、人員被困等危險情況。
4.下沉隧道則因長度較長、空間封閉,積水后難以快速排除,對通行車輛和人員構成嚴重威脅。
5.老城區的低洼路段、排水管網老化區域以及城市邊緣的臨時排水不暢區域,也容易成為新的易澇點,
因此,將地埋式積水監測儀部署于上述類型的易澇點,是提升城市排水管理、積水預警能力的重要一步。

二、地埋式積水監測儀的特點
地埋式積水監測儀可以直接布設于地下或低洼處、井蓋下、排水管道入口處、積水坑道,適應多種監測環境。盡管道路、地下通道、廣場等場景中,車輛駛過、行人擾動、紙袋或樹葉漂浮、雨水沖刷等可能成為干擾因素。但是監測儀采用的抗干擾設計,可有效排除這些虛假情況對水位數據的影響,從而提升數據可靠性。在其日常的監測中,5G/4G網絡更為它提供了數據傳輸通道,使得監測數據可以實時傳送到工作人員手中。
在積水尚處于早期階段水位上升時,地埋式積水監測儀就能實現及時的預警,相比傳統靠人工巡查或居民報案的方式更快,可減少交通中斷、設施損害、人員受困等風險。特別是在在夜間、雨勢驟變的時段,它的存在讓城市排水管理部門可以立即、準確判斷哪個點積水嚴重,提高市政應急能力和水平。
因此,即便面對極端天氣頻發的背景下,地埋式積水監測儀也為防汛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,為各類易澇點提供了可靠的監測手段。
相關閱讀:
工信部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 B1.B2-20211091